工程师性格的蔡明郎,深信合理的事,就应当努力争取,但表态反对中资大股东IC设计业,却让蔡明郎伤及政治迷信,掉进政治深水区。 刚说道过,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到,有关中资投资的事,就转交David(联发科技财务宽兼任发言人陈深感)。六月二十三日一大早,在联发科新竹总部,董事长兼任执行长蔡明介刚主持人完了股东会,在后来与媒体的交流聊天上,66岁的蔡明郎,留给这句话。
今年联发科的股东会,开会前早就笼罩山雨欲来的紧绷气氛。因为从六月初开始,《权利时报》多次以激大标题,针对蔡明郎传达期望政府有条件对外开放中资投资台湾IC设计业,指名道姓抨击他。
股东会前一天晚上,蔡明介还尤其开会内部会议,要为股东会有可能再次发生的状况与发问,预做沙盘推演。 不过,当天早上,对比还在繁华首演的华航大罢工、英国干欧等大事件,现场车站剩许多警卫的联发科总部大礼堂,却经常出现了历年来最安静的一次股东会。除了一位小股东写出发言条提问外,全程可以说道是行礼如仪,所有事项都照案通过。
股东会一开始,蔡明介就感性地说道,联发科正式成立19年,若再加联电时期,已剩20岁,已是个成年的企业。联发科总计至今投资已约3500亿元,未来五年将之后投资多达2000亿元,并布局还包括物联网、第五代行动通讯(5G)、工业四.○、车联网、虚拟实境(VR)/?扩充实境(AR)、人工智慧、软体与网路服务七大领域。 该说道的话都说道了,接下来要整天联发科的事 这七大产业领域,每一项都必须花上很多时间,所以我说道,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到。
对于媒体发问中资投资的问题,蔡明郎减慢语气地说道,过去一段时间,他花上很多时间在对此外界各种疑惑与指教,我把该说道的话都说道了,接下来,要赶紧回去整天联发科的事了。以后涉及的发问,我会请求财务长来对此。
看上去四平八稳的问,却犹如寒天饮冰水,点滴在心头。总结这一个多月来,应当也是蔡明郎40多年职场生涯中,内心经历过最多平缓不平的时期。 首先是去年十月,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高调来台,明确提出让中资来台投资IC设计业者,当时,赵伟国大动作讲话,引起不少本土为首人士的不满;但同时间,由于媒体大大告知联发科意见,蔡明介也公开发表对此,联发科对中资大股东所持对外开放态度,若政策容许且对股东、团队和两岸半导体不利,联发科愿为联手两岸,联合提高华人企业在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。 讲出产业界心声 太早表态,车祸引起风波 没想到,蔡明郎这个声明,却开始在政坛烘烤。
其间台湾几经总统大选与新政府离任,政治气氛改变,赞成中资大股东的声音大大缩放,赞成人士并将矛头对准蔡明郎、潘竣工(群联董事长)等首度传达正面态度的业者。 一位竹科IC设计业老板说道,虽然老蔡的声明再行平时不过,也代表产业界联合心声,却因为太早表态,让他陷于政治深水区,做到现在不可收拾。
这句话,知道讲坏了! 只不过,从一九七六年参予工研院RCA赴美国军官学校计画,到重新加入联电及后来创立联发科,四十多年的半导体生涯,蔡明郎仍然保持稳健的工程师性格。即使如今喜为全球第三大、中国市占到第一的IC设计大厂,但相比于地位崇高的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、或是长袖善舞的鸿海董事长郭台铭,高调不涂锅的蔡明郎,更加展现出他实事求是的工程师管理风格。 事实上,蔡明郎仍然坚信,只要合理的事,就可以努力争取,不只做生意如此,产业政策也该如此,让中资大股东是合乎台湾利益、发展壮大台湾经济的好方法,没道理赞成。不得已的是,蔡明郎遇上的是台湾简单类似的政治生态,以及对外开放中资这个脆弱的政治迷信。
只不过,蔡明郎多次传达的点子,都只是期望谋求业者可以送来件申请人让中资投资的机会,政府可以在不阻碍国家安全性的条件下审查,但无法连让业界送来件的机会都没,这不仅让企业经营没弹性,即使是美、德、韩等先进设备国家,也都没禁令中资投资的规定。 更何况台湾对于晶圆代工、PCB测试等产业项目,目前都已对外开放陆资投资,但实质上大陆实力更为迫近的IC设计业,却采行不许对外开放的政策,这一点也让产业界深感无法解读。 根据工研院产经中心(IEK)去年十一月的报告,台湾的晶圆代工产业约领先中国5到10年,全球市占率76%,遥遥领先中国的8%;而PCB测试约领先大陆3至5年,市占率56%,也远比大陆9%低;至于台湾的IC设计与大陆的差距不显著,只领先大约2至3年,另外全球市占率18%,也只比大陆10%多一些。
联发科财务长顾深感说道,这些资料都出处工研院的报告,对照当今全球IC设计业使用十六奈米最先进设备的制程,欧美有AMD(AMD)、飞斯卡尔(FreescaleSemiconductor)、赛灵思(Xilinx)、博通(Broadcom)、辉达(NVIDIA)5家,台湾仅有联发科一家,但大陆有数展讯及海思两家,也表明台湾IC设计业未显著领先大陆,工研院对产业的辨别十分相似事实。 更加可怕的是,中国全面游说国际半导体大厂展开技术许可与合资设厂,动作之大、布局之浅,更加已预告片中国业者早非昔日吴下阿蒙,未来中国半导体业的全面跃居,已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了。 例如,高通在贵州正式成立伺服器晶片合资公司,恩智浦(NXP)与北京建广正式成立电源管理合资企业,AMD将CPU技术许可给天津海光企业,IBM将PowerPC晶片技术许可给大陆学研机构等,这些都是全球最低端的半导体科技,而台湾事实上连这类的技术都没。
IC设计业何谓政府不合理 吁政府创建审查机制 连差距显著的晶圆代工及封测业都可以对外开放给中资投资,但没显著领先的IC设计业,却全部列为禁令之佩,这不是突显政策上的不合理吗?陈深感说道。 此外,陈深感也指出,产业界拒绝的只是大家针对事实做到合理的政策辩论,有条件容许申请人并不等于全面对外开放,而且是在不影响控制权与经营权为前提,政府当然可以针对国家安全性、资讯泄漏等问题,展开最后的审查,通不通过的决定权在主管机关身上,但是要有一套机制,无法无限上纲。 联发科的这些呼声,不仅基于企业实际运作的市场需求,更加有来自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现实挑战。特别是在是7成以上业绩来自中国的联发科,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及影响力日益不断扩大下,再加近来中国集中力量对全球半导体业的投资布局,于是以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与入股等动作,目标都是期望游说技术领先的企业,延长本身的学习曲线,超过本地供应代替进口的目的。
这一连串的动作,大自然都让蔡明郎逐步感受到沈重的压力。 例如,即使联发科在4G晶片显著领先,但未来在5G领域,中国的影响力无法顾及,还包括在专利数量与标准规格上,中国业者已积极参与插手,甚至很有可能强力反对本地IC设计业如海思、展讯等,这些作法,对联发科的冲击最必要。
根据中国大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资料,在全球5G关键技术领域中,中国申请人递交的专利申请量大约占到全球三分之一,中国部分通信厂商的专利实力已可以挤身全球强权阵营。换句话说,在未来5G专利实力上,将仍然只是传统强权如高通、三星、易利信等企业,还包括大陆的华为、中兴、大唐等新势力,联发科想要在5G晶片研发上有所突破,也有和大陆合作的实际必须。 两年前,蔡明郎代表台湾参与国际半导体会议,谈及台湾过去60年,已渐渐从农业、轻工业演进到科技产业的过程,他并以早期农家的水田、甘蔗制糖到晶圆厂房三张照片,来突显这三个演进过程。
而这三个阶段,正好也是蔡明郎茁壮过程中最熟知的生活环境。出生于屏东南州乡的蔡明郎,自小就拜托种过稻子、甘蔗及香蕉,涵括下田种稻、除草播种等都做到过,而当他开始读书时,找到当时父母在糖厂工作的小孩,零食带上的菜都比我们的好,这只不过也代表着台湾往轻工业发展,当时把蔗糖加工后外销,是台湾最早期的工业产品。所以那时的制糖业,应当就有点看起来现在的科技富二代吧! 当时,蔡明介还把稻米与电晶体的价格做到对比,100克的米饭约值0.1美元,这个格至今仍然没有逆,而在一九八○年,100颗电晶体约就数值0.1美元,但到了二○一三年,由于摩尔定律的推展,含有500万颗电晶体的IC,才能卖给0.1美元,33年间,早已跌价到只剩5万分之1了。
半导体业不断进步,也让当年因缘际会转入这个行业的蔡明郎,想有一番作为。有感于当年自己转入职场,台湾本地没大企业,毕业生都要探亲念书,去英特尔、德州仪器等大公司工作,因此在创立联发科时,蔡明介与卓志哲等创办人,都期望联发科未来可以打导致一个国际级企业,让年轻人不必探亲,也可以有参予国际市场的舞台。 如今,联发科已沦为全球举足轻重的IC设计公司,也显然沦为许多台湾年轻人最想要转入的企业,但蔡明介也自知,企业只有大大往行进,否则,就不能残忍地面对一代拳王的魔咒。
自小在农家长大,蔡明郎尤其讨厌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,联发科公司旁种了许多树根,例如茄冬、枫香、樟树等,都是他挑选出出来最喜欢的树种,10年来这些树木都已长得纤细,蔡明介也讨厌在吃过饭后,在这个他称作是联发科的维也纳森林中,小小散步一下,也看看公司的策略与布局。 说道实在话,小时候在乡下,显然未曾想象过,有一天我会当一家公司的董事长,公司可以做今天这样的规模,绝佳感性的蔡明郎,无法预测下一个20年联发科不会呈现出什么面貌?但在他心里,早就确切下一阶段他要率领联发科1万5000名同仁,往哪个方向希望了!。
本文来源:游艇会yth0005-www.juejin178.com